新闻中心
广州国际生物岛五年蝶变

来源:创业导报      记者焦婵娟 通讯员 叶国 郭哲涵 发布时间:2016-7-26

      广州国际生物岛开岛五年了,这块占地仅1.83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五年来发生了怎样的蝶变?
  20日,开发区组织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集中来到广州国际生物岛,围绕生物岛发展定位、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开展主题采访。
  当天,各媒体记者参观采访了生物岛园区及展厅、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干细胞研究中心。
  截至目前,生物岛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3.5亿元,其中广州开发区财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拆迁44.5亿元。截至今年4月,生物岛累计引进项目140个,其中正式签约落户企业132家,注册资本合计约13亿元,投资总额合计约37亿元。“中英生物科技之桥”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项目对接会,累计120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园区目前共产生发明专利230个,聚集了6名千人计划人才、4个千人计划项目、2名领军人才,4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瞪羚企业、1家上市企业、9家准备上市企业。
瞄准总部、研发、精准医疗
  生物岛自诞生之初,定位就十分清晰。作为生物科技之岛,生物岛承载着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任。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官洲岛建设成国际性的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基地,2000年正式获国家批准立项并命名为广州国际生物岛。2008年,广州国际生物岛被纳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定位为重大战略平台;2013年被广州市经贸委、发改委、科信局授予“广州光谷”光生物医学专业集聚区;2016年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2016年初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建设,生物岛成为一个重要支点。
  在2015年底启动编制的《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初稿)中,生物岛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已有初步定位,即大力培育和引进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及健康产业投资机构,选择精准医疗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目前,生物岛引进项目将近一半与精准医疗相关,这也为下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生物岛建设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服务等产业链条发展规律,尽可能构建全产业链条。但岛内发展空间有限,不可能产业发展链条全覆盖,因此采取重点突破招商模式,在引进生物产业总部型企业、研发企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等方面下功夫,不搞生物产业制造与生产。
高规格配套基础设施
  截止目前,生物岛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工作,主要完成环岛路、支路、螺旋路、堤岸、水墨园、叠翠园、揽胜园及生物岛绿道等工程建设,主干路网、绿道、堤岸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生物岛标准产业单元一期、二期、三期总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的项目有科技人员公寓,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共1700套公寓,可满足5200位科研人员居住,预计2016年底前投入使用。另外,标准产业四单元已通过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施工投标,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生物岛启德威尔登酒店主体结构已封顶;广州国际创新中心目前正进行大堂及园建施工;环岛路、螺旋路均荣获中国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工程。
  自开岛以来,生物岛环境得到全面改造升级,其中生物岛绿道作为珠三角绿道系统的“省立一号”绿道,匠心独具设计岭南风情滨水骑游系统,总长达10.4公里,包括堤岸绿道、绿轴绿道、公园绿道等,被评为全省绿道样板工程和“羊城最美绿道”。近3年,投入生物岛市政绿化维护及景观升级的费用约1200万元。
  近期,为配合生物岛招商引资,我区还将在生物岛重点推进燃气、光纤、龙眼树景观地块绿道升级改造等工程建设。
引进140项目集聚五大产业
  经过五年发展,生物岛已引进了为数不少的创新实力强、运营质量高、发展前景好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集聚优势明显。岛内已形成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干细胞、基因测序与检测、健康管理等五大产业格局,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初步建立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等八大服务体系。搭建了与赛莱拉公司、金域集团、赛哲公司、盛泽康华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的四大技术平台。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莱拉”)是一家重点研发干细胞临床应用的高新企业,2013年入驻生物岛,先后建立了人类干细胞库、生命健康管理中心等,承担了30多项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课题,获得授权及受理专利400多项。
  “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科技和金融驱动。一方面与全球顶尖专家、一流实验室合作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寻求资本运作。”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海佳说。目前,赛莱拉在生物岛建立了干细胞研究、储存与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以生物岛良好的生物医药生态圈和创新资源为中心,与从化产业基地形成协同运作,公司已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同时,在我区相关部门的引导下,由赛莱拉牵头成立了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广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在促进交流、推动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入驻生物岛的还有全国第三方医检龙头——金域检验。在这里,有专门的设备一端连接了中国病人的病理信息,另一端则直达大洋彼岸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UPMC)。通过数字化扫描,把图像变成数据影像,中国病人不用出国,利用数字化传输到美国专家的实验室,由全球顶尖专家出具病理报告。据介绍,在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合作的同时,金域检验还与全美排名前四的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CF)共建了国际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在两个国际会诊平台的基础之上,金域检验建立起区域、全国、全球三级会诊网络。借助新技术,包括疑难病例远程会诊、术中冰冻诊断、免疫组化阅片、视频培训与读片交流等创新科技从国外来到了国内。
  根据生物岛的建设定位,我区积极借鉴北京中关村经验,努力争取了多项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出台特殊政策扶持。如争取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简化和改进药品临床试验审批程序;实施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分离管理模式;积极争取海关总署的支持,建立生物样本快速通关机制,落实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试点,建设生物材料进出口监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进口报关、免税申报、检验检疫等“一站式”服务等。
深化合作,全面对接
以色列科技创新资源
  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将广州开发区列入中国—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广州开发区以此为契机,以生物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业投资、孵化器运营、创新体系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对接以色列科技创新资源,努力打造成为以色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中以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4年12月,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揭牌,基地建设包括孵化区、研发平台、生物产业基金和配套服务区,借鉴和复制以色列在孵化器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已有成功经验,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的创新区。该孵化基地重点聚焦眼科治疗、糖尿病治疗、康复治疗和医学整形等医疗器械领域,计划到2020年,基地将引进40个中以合作或以色列投资项目。
  2015年4月,广州市政府出资,引导广药集团、冠昊生物等龙头企业及广州恒运等优质上市公司,共同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中以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6.06亿元人民币,委托色列前首席科学家苏格博士及其团队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首期出资2.02亿元已到位,主要投向注册于广州的以色列生物技术项目。
未来着力打造“五个平台”
  下一步,广州国际生物岛将着眼建设国际创新枢纽重要平台、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积极推进“五个平台”建设。
  一是建好“智慧生物岛”平台,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在生物岛积极搭建智慧生物岛管理平台,提高社会事务服务管理效能,以解决生物岛管委会人少事多的问题。
  二是加快建设第三方平台,重点推进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广东分中心的落户,吸引其他第三方检验检疫平台落户,以第三方检验平台聚集产生园区产业发展的虹吸效应。
  三是加快建立配套服务的金融股权投资基金平台,同时加快与科学城、知识城之间建立“前店后厂”的产业化格局,以承接在岛企业后期产业化需求。
  四是打造好中以合作平台,采取在生物岛设立中以合作区主要载体和总部平台,在知识城预留中以合作区产业发展地块的方式,以承接更多更大的实体项目落地。
  五是建好孵化器平台,建设众创、双创空间,留住人才。
2020年力争实现园区总产值80亿元
  广州开发区在“十三五”规划蓝图中,立志将生物岛打造成为广州生物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和精品园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健康医疗产业技术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广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标杆区,广州“一江两岸三带”发展的典型区,开发区、黄埔区产业园区发展的特色区。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园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符合产业园区发展规律和生物产业发展特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园区管理、城管执法等新模式,为生物岛“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基本建立适度超前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高质、高端服务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建立能够体现生物产业发展特点的孵化器、孵化基地,以及国家新药检测、精密检验、基因测试、新药审批等检测、检验、交易和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生物产业的平台经济,吸引生物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生物产业总产值实现倍增。大幅度提高生物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探索生物岛产出和盈利模式,在做强做大规模总量基础上,提升产出质量和效益。到2020年,生物岛园区实现总产值80亿元,引进重大生物产业项目数量300项,成为开发区、黄埔区生物产业发展重要的增长极。
  生物产业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大力拓展中以、中英、中欧生物医药产业多领域、多渠道国际合作,以全球视野整合国内外生物产业资源,加速国内外生物产业资源向生物岛集聚。到2020年,形成国内生物产业发展新高地。
  积极延揽生物产业领军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实现生物产业产值倍增计划,积极延揽生物产业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为生物产业提供人才储备。到2020年,引进生物产业院士团队3个,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高层次人才30人。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5076号
版权所有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