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5
为期一天半的首届中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2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三场对接会场场爆满,有企业从北到南一路追捧,首届科交会展示的1100项科技成果中不少被企业相中,仅广州企业就“斩获”20项科技成果,涉及投资金额20亿元。
项目对接事半功倍
据悉,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10%。很多转型升级中的企业亟需技术,而手握科研成果的研究单位却找不到市场。“科研”和“产业”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困扰着快速发展的中国高新科技行业。这种情况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表现尤甚。
“如果不是科交会,我们压根不知道有这项技术,而科研单位也不知道他们的技术能用在我们行业。”在22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广州誉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兰州思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地毯。
兰州思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借鉴荷叶防水抗污的性能,研发出一种不渗水的膜材料,这种材料本来是应用于建筑的,但是实际应用推广时却并不顺利。在科交会上,誉发纺织对思雪纳米的这项成果“一见钟情”,双方迅速达成了合作协议,前者用300万元购买了后者的膜材料成果,这种性能类似荷叶的自动清洁地毯今年11月就有望生产出来并投放市场。
这次科交会,中国科协向全国全面征集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侧重汽车、精细化工、重大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汇报展示、牵线搭桥,让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促进科研成果切实转化。
广东海启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强说,比起“高精尖”,企业更需要“实用”的创新技术。科交会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企业找到了需要的技术,而一项好技术,往往意味着企业的一次升级。
“明年还要来。”这是许多签约机构负责人的共同声音。科技机构和需求企业均表示,科交会的特有平台优势,让他们在寻找项目转化对接的过程中事半功倍。让部分公司更感欣慰的是,他们在这里促成的不仅是一张订单,而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并非金钱所能衡量。
广州科企展现实力
本届科交会创新科技成果展上,在热门的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领域,广州参展的科技项目分别为42个、82个、24个、21个和16个。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电子信息类,182个参展项目中,广州占比达到4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
围绕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技术优势领域,广州发展出上下游衔接的创新集群。在本届科交会上,广州企业也展示出了不俗的实力。
展会现场,一进门的“人脸识别”的展位前吸引了不少前来交谈的客商。“人来人往的地铁站,犯罪分子从摄像头下经过,后台的人脸识别系统立马分析出此人的身份,马上报警。”开发该系统的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志鸿说,他们的系统已经用在了广佛地铁的一些站点,广州市公安局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也是他们负责开发的。公司打算近期在新三板上市。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快公司)是全球三大商业媒体中唯一倾力关注创新创造的媒体品牌。2014年12月,广州8家入选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中文版)“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企业,其中包括广州亿航、巨杉软件、尚品宅配、酷漫居、YOU+青年公寓、爱拍、芬尼克兹、铂涛集团等,广州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
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在科交会启动仪式上说,科交会永久落户广州,为科技创新成果交流和转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必将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添新动力。广州科技创新大会即将召开,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创造更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
改进传统行业的技术受追捧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思维、转型升级的新方向,这些前瞻性的话题,在本届科交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这让很多企业家在受到“技术洗礼”的同时也享受了“思想洗礼”。
《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出炉带来的冲击波延续到了科交会上,一些结合中国制造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特色的新技术受到追捧。
在大屏幕上,驾驶室空无一人的拖拉机在田间自动耕地。“这背后是农田作业机械无人驾驶系统在起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陈兵旗表示,其团队主要从事图像识别技术软硬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拥有核心技术模式识别与机械视觉技术,研发的智能装备涉及农业、工业、交通等诸多领域。
“这一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应用到叉车上,打造无人工厂。”陈兵旗说,劳动力成本一路攀升,使“机器换人”在沿海制造业发达区纷纷开始,珠三角正在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使用重地,而他所研发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叉车自动驾驶等方面,正好与无人工厂的建设可以对接。
陈兵旗说,正是因为看好珠三角市场的广阔前景,他率领团队的骨干来科交会上寻求合作,目前已经有不少珠三角的企业与他展开洽谈。
“广州的优势在于科研院所多,但是就像刚才所说,研究不能脱离实际,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科研成果。广州地处珠三角,大量的企业就是它的试验场,样本多、市场广阔、科研力量强,还怕做不到工业4.0吗?”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华说。
互联网+也是本届科交会上的热门话题,不一样的是,来自科研部门和制造业行业的思考少了花哨的概念,更加务实和冷静。
堃元智慧商务经理余小霞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自主研发的健康管理平台和APP,这是市场所独有的,如果仅仅依靠互联网+,根本无法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她表示,拥有自主研发、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无论遇到哪一波潮流,企业终将立于市场,走在“风口”的前沿。
南方日报记者 曾妮 郑佳欣 刘茜